大同市生态环境局积极推进执法普法工作
今年以来,大同市生态环境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以高质量的生态法治建设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认真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做好执法普法工作,大力开展法治宣传培训活动,为大同生态环境保护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一、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服务理念
坚决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印发《大同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通知》,成立大同市生态环境局“谁执法、谁普法”工作领导组,明确“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构和人员、明确责任和分工,明确普法内容,制定执法普法工作计划。建立执法普法工作队伍,市县(区)两级执法队伍以推进全过程说理式执法为契机,执法现场进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知识普及,将普法融进执法全过程,实现执法办案全员普法、全方位普法,今年以来,我局执法人员共发放环保法律法规宣传单2000余份,宣传手册800余份。同时针对群众信访投诉、舆情反映问题,逐一调查核实,并以走访回访方式将部门履职情况、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耐心给群众解释说明,让群众能更好地运用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
二、推动普法指导服务先行
邀请山西大学低碳专家团队深入发电企业,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开展技术指导帮扶;特邀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专家为有关企业和用源单位就当前辐射安全法规、辐射安全监管形势等组织了授课及答疑;邀请生态环境部法律专家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公检法司有关负责同志以及工业园区和企业代表讲授了新修订的《两高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开展专题监督帮扶普法座谈会,先后召开了加油站VOCS治理专题帮扶会议、砖瓦行业环境问题监督帮扶专题会议、医疗机构环境问题帮扶会议等;执法人员还深入污水处理、医药等企业开展“一企一策”精准普法帮扶,进一步提升了各行业企业守法意识和环保主体责任意识,强化了源头防控。
三、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
积极参加生态环境系统、市依法治市办举办的各类法治培训、案卷评比、执法大练兵等活动,2021年至今共组织全市行政执法人员约2520人次参加二十三期行政执法大讲堂执法培训、各类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培训及标准化法律法规培训,执法人员积极学习交流,深入研讨行政执法、环保专业法律法规规章的适用,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法治素养。
四、扎扎实实在创新普法方式上做文章
一是在市生态环境局官网设置法律、法规、地方标准、政策文件和政策解读等板块;二是全面加强“两微一端一网”新媒体普法力度,运用中国大同蓝微信、微博客户端、山西日报各类普法平台载体,运用微视频、微动漫等直观、生动、便捷的普法方式,建强生态环境新媒体普法矩阵。三是通过“4·22世界地球日”、“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6·5世界环境日”、“8·15全国生态日”“9·16国际臭氧层保护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为人民群众提供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知识,提升生态保护普法的针对性、实效性。四是开展送法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活动,2021年以来,共组织环保宣讲进企业宣讲6次,进学校宣讲9次,进社区宣讲3次。五是联合大同市教育局、大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大同日报社共同举办“大同市中小学生态环保征文”活动,联合我市摄影协会广泛征集反映生态环境保护主题的摄影作品,活动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展现了大同生态文明和法治建设成果,增强了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治意识。六是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进党校,局党组书记、局长赫瑞同志每年都应邀为市委党校主体班学员授课。
五、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一是将云冈东山低碳环保示范区、大同富乔生活垃圾发电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山西省大同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等作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开展环保设施免费向公众开放活动,参与人数约20000人次。通过实地参观分享成功环保经验,开展执法普法。二是创作生态环境法治动漫微视频,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解读生态环境领域法律条文,生动形象地传播生态环境领域法律知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